根管治療就是俗稱的「抽神經」,根管治療是牙齒因為蛀牙或牙周病導致內部牙髓感染,因此需要進行牙髓組織的清創,擴大根管系統及完成根管充填等步驟。若牙髓組織生病而未接受根管治療,則可能發生疼痛腫脹、慢性根尖區病變、蜂窩性組織炎等病狀。有這些症狀的人會想了解「根管治療過程」與「根管治療次數」,這邊就會說明給大家聽,好讓大家在做根管治療療程前有心理準備。

牙齒需要做根管治療的原因
如果你的牙齒蛀牙很深導致細菌感染引起慢、急性發炎導致牙齒壞死,還有嚴重的撞擊導致牙髓壞死,或是根管治療過程中斷,沒有保持口腔的清潔,再次引發細菌感染,都是可能需要做到根管治療的喔。
了解根管治療過程
根管治療過程的時間約1小時上下,主要還是得看牙齒狀況。醫生在執行中會給牙齒局部麻醉,利用橡皮布與牙齒隔離,開始清理根管內戲劇感染及發炎或壞死的的組織,清除殺菌後,會以填充物封填,讓牙齒恢復.在治療過程當中也會使用X光片來檢視牙齒的恢復程度及病症,這就是根管治療過程。
根管治療過程的項目
1.使用機械清除受感染的牙髓腔
2.徹底清除感染的牙髓組織擴大根管
3.測量根管長度後填滿根管
4.燒斷多餘部分並確認根管完全封填
5.以樹脂填補空缺的牙齒
根管治療次數
根管治療需要幾次療程能完成治療呢?牙醫會根據患者牙齒情況不同而差異來進行判斷,針對患者牙髓發炎的情況以及跟官治療的手術複雜度來進而判斷,畢竟根管治療是為了「保留所有的牙齒」目標出發,要確保每顆牙齒清理乾淨,所以治療的次數不是一定的,建議根管治療過程請先跟專業醫師討論,做好治療的心理準備。
根管治療過後會痛嗎?
根管治療結束後,需要時間讓牙周周圍發炎的地方慢慢好起來,同時在治療過程後如果沒用牙套來保護脆弱的牙齒,可能會造成牙齒受傷、斷裂等狀況,轉變疼痛,如果在治療過後還是疼痛不減,請儘速回診與你的牙醫詢問牙齒狀況,避免更嚴重的情形發生。
根管治療缺點
因為手術的過程較繁雜,可能需要多次才能完成治療,如果牙醫未能徹底清潔,反而會造成細菌的感染,就可能需要回診在做根管治療。所以在做根管治療時醫師的能力是很重要的。根管治療並不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牙齒手術,得隨時注意牙齒的狀況,同時治療過後的牙齒是沒有神經的,飲食上無法吃較硬的食物,這時可能必須自費假牙來恢復咬合功能,並且要固定回診檢查牙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