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幾乎離不開糖,每一天都會攝取許多糖分,當糖經過口腔,一不小心卡在牙縫之中,若沒有適時清理乾淨,很有可能會造成蛀牙,症狀輕微的可以去除牙齒已感染部分,並且補牙,讓牙齒自己癒合,但若是已經演變成深度蛀牙,那麼很有可能就需要做「抽神經」,而牙齒神經在哪裡、為什麼會神經痛呢?

牙齒神經:牙髓與牙本質中的一小部分
每顆牙齒外層的牙齒硬組織,是厚實且堅硬的牙釉質、牙本質、牙骨質結構,就像堅硬的水泥一樣,保護著裡面的牙髓;而裡頭則是一個空腔,稱作牙髓腔,裡面的組織稱作牙髓組織,含有神經纖維、血管、淋巴管等等組織,這些組織非常重要,承擔了再生、防衛等等工作,同時因為牙髓內的痛覺神經會感受到冷熱與遭受細菌刺激,很容易遭到這些刺激而變得脆弱,發生退化甚至死亡,而我們所談論到的神經就在牙髓之中!之所以牙髓的內部很容易產生蛀牙的現象,一部分就是因為是牙髓的痛覺神經末梢承受了冷熱與細菌的刺激,進而使得牙齒變得脆弱不堪。

抽神經:蛀牙的解決方法之一
抽神經也就是現今我們所說的「根管治療」,通常是在蛀牙過度嚴重,使用普通的去除壞死部分與補牙,已經無法根治這顆牙齒的蛀牙時,就必須將牙冠打開,徹底清除牙髓內部的受感染部分,再加以治療,以下是幾個抽神經的療程步驟:
- 清除感染:首先會使用器械打開牙冠,清除牙髓中受感染的部分,讓牙齒中的細菌可以全部去除,保持乾淨、無菌
- 擴大根管:將牙齒中根管的部分擴大,以配合填充根管
- 封填根管:使填充物密合、封填於根管的部分,盡量密合,使得細菌不會再次侵入根管之中,以免需要二次治療
- 填補塑形:將牙齒其餘部分填補完成,讓牙齒可以適應病患口腔中的狀況與咬合
- 定期回診:定期回診,確保牙齒並沒有再次遭受到感染,並且做其他的牙齒護理
因此簡單來說,抽神經就是將牙齒內部受感染的地方全部根除,使細菌不再藏於牙齒之內,再填補牙齒,把牙齒盡量恢復為原本的模樣,使病患可以正常咬合,最後也讓牙齒可以自己使用自己再生的能力,讓牙齒恢復正常與健康!
抽神經之後:建議牙套保護、定期檢查
因為抽完神經後的牙齒會變得特別脆弱,缺損的部分變得特別大,很容易破碎,若破碎之後很可能需要做假牙,徹底拔除牙齒,要是沒有盡快解決牙齒碎裂的問題,很有可能影響到其他牙齒的生長,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做以下的後續追蹤:
- 製作牙套:因為牙齒特別脆弱,可能需要製作牙套以保護牙齒,降低牙齒碎裂的風險,若真的不小心碎裂,很有可能就要以假牙替代自己的恆牙!
- 定期回診:醫生建議每半年回診檢查牙齒,除了確保根管治療的成功之外,也要關注其他牙齒是否有任何異狀,也可以定期洗牙,保持牙齒的健康。

保護牙齒:配合正確清潔
在做完抽神經的療程以後,仍然需要注意自己的牙齒健康,並不是一勞永逸,那顆牙齒就不會再遭受蛀牙,因此最根本的就是好好地潔牙,定期回診洗牙等等,若牙齒需要進行第二次根管治療,很可能就需要徹底拔牙、裝上假牙,沒有辦法再做治療根除細菌!